签字厅 签字厅

在西格纳图拉厅, 拉斐尔开始创作他最著名的壁画。这不仅是他为梵蒂冈创作的第一件作品,而且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的真正开端。这间厅室得名于圣座的最高法院——“恩典与正义最高法院”(Segnatura Gratiae et Iustitiae),教皇本人曾在此主持审判,直至16世纪中叶,该法院的会议仍在该厅举行。这间房间最初被教皇朱利叶斯二世(1503年至1513年在位)用作图书馆和私人书房,这一用途在1508年至1511年间创作的壁画的 iconographic 计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事实上,这一计划无疑是由一位神学家制定的,旨在描述人类精神运作的三个终极范畴:真、善、美。争论场景(Disputa)象征超自然真理(神学),而雅典学派(School of Athens)则代表理性真理(哲学)。善通过四种基本美德与法律体现;美通过“帕尔纳索斯山”与阿波罗及缪斯女神展现。天花板壁画与下方内容密切相关。神学、哲学、正义与诗歌的寓言,旨在直接表明这些墙面上心灵的各种能力。

在利奥十世(1513-1521)时期,这里仅是一间小型研究室兼音乐室,同时存放着教皇的乐器收藏;朱利叶斯二世时期的所有原有家具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弗拉·乔瓦尼·达·维罗纳创作的新木制壁板,覆盖了所有墙面,唯独帕尔纳索斯山那面墙除外,因空间不足无法覆盖;因此,这里不得不以壁画形式呈现,至今仍可见到。罗马被洗劫后,木制壁板可能于1527年消失,随后在保罗三世教皇在位期间(1534年至1549年),由佩林·德尔·瓦加以明暗对比技法绘制的壁板取而代之。

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

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们置身于一座宏伟的文艺复兴建筑之中,这座建筑灵感源自布拉曼特为早期基督教圣彼得大教堂的重建所设计的方案。

其中一些人物易于辨认。中央,柏拉图用一根手指指向天空,手中拿着《蒂迈欧篇》,两侧是手持《伦理学》的亚里士多德;前景中,毕达哥拉斯正在讲解《四书》。第欧根尼躺在台阶上,身边放着一个碗,而悲观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米开朗基罗的肖像)则靠着一块大理石,在纸上写着什么。米开朗基罗当时正在附近西斯廷教堂创作壁画。

右侧可见欧几里得正在向学生们讲解几何学,琐罗亚斯德手持天球仪,托勒密手持地球仪。最右侧戴黑色贝雷帽的人物是拉斐尔的自画像。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雅典学派》这幅画作致敬古希腊哲学学派。

画面中央,两位伟大哲学家的剪影格外醒目,柏拉图手持蒂迈欧篇,亚里士多德手持 《伦理学》。

他们极为简洁的动作生动地概括了当时两大思想体系——唯心主义与 唯物主义——的不同方法。

前者指向天空,认为知识的源泉在于天;后者指向大地,认为知识的源泉在于地。

令人惊讶的是,画面中完全没有出现任何现代教会哲学家的痕迹。

其他角色

Scuola di Atene - Artistotele
毕达哥拉斯

在其他可辨认的哲学家中,左前方坐着毕达哥拉斯,他正手持一本书,书本放在他弯曲的腿上。

Scuola di Atene - Diogene
第欧根尼

坐在台阶上显得局促不安的老人就是愤世嫉俗的第欧根尼,他身边放着一个碗,这是他传统上唯一的财产。

Scuola di Atene - Euclide
欧几里得

模仿毕达哥拉斯,右边的欧几里得正在用圆规向学生们演示某个原理。

致米开朗基罗

前景中沉思的形象,坐在一块大理石旁,是拉斐尔在完成作品后添加的。

有人认为这是米开朗基罗的自画像。

更可能的是,这是对西斯廷教堂刚刚被发现的惊人壁画的致敬。这尊雕像的姿势让人联想到米开朗基罗的西比尔和先知,尤其是以赛亚。

.

致米开朗基罗
场景

场景

场景设定在一座宏伟的建筑内,巨大的雕像让人联想到古代世界。

一连串的拱门引导着观者的视线,如同透视望远镜般,将目光聚焦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两位主要人物身上。

帕尔纳索斯

帕尔纳索斯

帕尔纳索斯山是装饰圣西格诺拉厅内部的壁画之一,该厅是拉斐尔应朱利叶斯二世之命为其创作的壁画系列中的第一间房间。

该房间曾是教皇的私人图书馆,教皇去世时馆内仅藏有220卷书籍。朱利叶斯二世是一位注重行动而非言辞的人。当米开朗基罗询问他希望在为博洛尼亚创作的雕像中以何种形象被描绘时,教皇回答说他希望手持一把剑而非一本书。在拉斐尔为圣西格诺里奥厅创作壁画期间,朱利叶斯二世正率领教皇军队在意大利北部进行胜利的军事 campaign。

然而,教皇希望图书馆成为拉斐尔装饰的第一间房间。参观圣西格诺图拉厅可能会让人对这间房间的原始用途产生怀疑,因为墙壁上布满了绘画,与我们对图书馆的想象相去甚远,那里本应有书架一直延伸到天花板。

圣礼厅的 iconographic 计划与房间的功能相一致,充满了人文主义文化的参考。天花板上,在精美的框架中,有四位女性:她们是神学、诗歌、哲学和法学的化身。

下方,众多人物作为更近或更远过去的主人公,以更具体详实的场景诠释这四大学科:神学对应《圣餐辩论》,象征圣体圣事的神圣性;哲学对应《雅典学院》;法学对应象征四大美德与神学美德的寓言,以及涉及自然法与教会法的场景;最后,诗学对应帕尔纳索斯山

帕尔纳索斯 - 阿波罗

画面描绘了帕尔纳索斯山,被视为诗人的天堂。

中央是阿波罗,音乐与诗歌之神,周围环绕着缪斯女神,她们是激发智力活动的女神。其中一些女神手持象征物以示身份:

  • 墨尔波墨涅,身着紫色长袍,手持悲剧面具;
  • 卡利俄佩,史诗诗歌的守护神,手持号角;
  • 克利奥,历史叙述的缪斯,手持一本书;
  • 特尔普西科瑞Terpsichore),舞蹈的缪斯,手持弦乐器;
  • 塔利亚手持喜剧面具。

在其他情况下,这些形象的归属不确定,可能是因为拉斐尔本人对它们的具体特征并不感兴趣。

帕尔纳索斯 - 克利奥
帕尔纳索斯 - 萨福

神圣的群体被众多古今诗人环绕。

画面左前方,如标题所示,是萨福,她是画面中唯一的女性诗人。

在她身后,三位伟大的史诗作家聚集在一起:荷马,他盲目的眼睛仰望着天空;但丁,他有着标志性的侧脸;维吉尔着卡利俄佩,这位缪斯女神是他的灵感源泉。

.

构图深受贝尔维德雷庭院窗户的影响。

拉斐尔巧妙利用了这一开口,在画面两侧分别安置了两组人物,他们似乎正探出身子,超越画面的表面。

尤其是右前方指着画面之外的两个人物,似乎正在试图与现实建立联系。

帕尔纳索斯 - 贝尔维德雷
帕尔纳索斯 - 树木

帕尔纳索斯山上的树是月桂树,其枝条被编织成诗人的桂冠。

树叶的一部分被构图的拱形框架切断,营造出树冠延伸至画面之外、进入真实空间的错觉。

关于至圣圣体的神学争论

关于至圣圣体的神学争论

面对雅典学院并对应神学的是被称为《至圣圣体争论》的壁画尽管更准确的描述应为《宗教的胜利》。

在圣三位一体——天父、圣子耶稣(位于圣母玛利亚与施洗者圣约翰之间)以及圣灵(居中)——的两侧,便是胜利教堂的上部。

旧约中的先知和族长与使徒及殉道者一同坐在云端,呈半圆形排列,从左至右依次为:圣彼得、亚当、圣约翰福音书作者、大卫、圣劳伦斯、犹大·马加比、圣斯蒂芬、摩西、圣雅各伯使徒、亚伯拉罕和圣保罗。

下方,在以圣格雷戈里大教皇(作为朱利叶斯二世)为主的祭坛旁,圣杰罗姆、圣安布罗斯和圣奥古斯丁坐在大理石宝座上。有些人看起来像著名的历史人物;例如,最右边的教皇非常像西克斯图斯四世(他是朱利叶斯二世的叔叔)。

在他们身后是但丁·阿利吉耶里,而最左边的僧侣则让人联想到弗拉·安杰利科。

枢要美德、神学美德与法律

枢要美德、神学美德与法律

面对帕尔纳索斯山,与正义并列的是四大美德——坚韧审慎节制,其上方的半圆形装饰带中是信仰希望和 慈善

窗户底部一侧描绘了《潘多克特》呈献给查士丁尼的场景,另一侧则描绘了《教令集》呈献给教皇格雷戈里九世的场景。委托创作此作品的教皇朱利叶斯二世(1503年至1513年在位)在此处被描绘出来。与他同在的是红衣主教乔瓦尼·德·美第奇和亚历山德罗·法尔内塞——他们后来分别成为教皇利奥十世(1513年至1521年在位)和保罗三世(1534年至1549年在位)。

描绘查士丁尼皇帝接受《潘多克特》的画作被归因于洛伦佐·洛托。

天花板

天花板

四部分组成的天花板上描绘了象征人类四种精神能力的女性寓言形象:哲学、神学、诗歌与正义。

这些形象在周围墙壁的大型构图中得到了详细而精美的展现。

哲学对应拉斐尔举世闻名的《雅典学院》画作,神学对应关于圣体圣事(圣餐)的争论,诗歌对应帕尔纳索斯山,而正义则对应四种美德(仁、智、勇、节)以及神学美德和法律。